油压单元(亦称液压站)上通常均装有高精密的组件,为了使系统发挥应有的性能, 以及延长系统之使用寿命,请注意按下列方法操作,并作适当之检查与保养.
一、 配管油洗.作动油及油封
1. 现场施工之配管需经过完整之酸洗及冲洗
(油洗)之程序,以求完全去除配管中残留之异物(此项工作须于油箱单元外实施).建议使用 VG32 作动油冲洗。
2. 上项工作完成后,重新装回配管,再做一次全系统油洗.一般系统 清净度以做到 NAS10 级(含)以内较为理想;伺服阀系统则为 NAS7 级 (含)以内.此项油洗可运转用之 VG46 作动油为之,但伺服阀需事先卸下以旁通板代替方可做油洗.此项油洗工作须于完成试车准备后为之。
3. 作动油须具备良好的润滑性、防锈性、抗乳化性、消泡性以及抗劣化性净油品。
本装置适用之作动油其适用黏度及温度范围如下:
适黏度范围 33~65 cSt ( 150~300 SSU ) AT38℃
建议使用 ISO VG46 之耐磨耗油
黏度指数 90 以上
适温度 20℃~55℃ ( 70℃)
4. 垫片、油封等材质需特别注意依下列油质选定:
A. 石油系作动油— NBR
B. 水.乙二醇 — NBR
C. 磷酸脂系油 — VITON.TEFLON
二、试车前准备与启动
A. 详细检查各组件、法兰之螺丝及接头是否确实锁紧. B. 根据回路确认各部闭止阀是否按规定开闭,特别注意吸入口及回油管路之闭止阀是否确实打开. C. 检查油泵及马达轴心是否因搬运而偏移(容许值为 TIR0.25mm,角度误差 0.2°),并以手转动主轴,确认是否可以轻易转动. D. 油泵吐出口之安全阀(溢流阀)及卸载阀调至压. A. 间歇起动先行确认马达是否配合泵浦之指定运转方向,一边目视压力计,一边听声音,一边作间歇性起动,重复数次之后若无吐出油的迹象(如压力计震动或泵浦变声等),可稍微放松泵浦吐出侧配管将空气排出再重新起动. C. 冬天油温在 10℃cSt(1000 SSU~1800 SSU)时,请依下列要领起动以充分润滑泵浦,微动之后,运转 5 秒停 10 秒,重复 10 次,然后在运转 20 秒停 20 秒,重复 5 次之后才可连续运转,若仍然打不出油时,请停机后拆开吐出口法兰,一边倒入柴油(100~200cc),一边用手旋转连轴器 5~6转后重新装回后再起动马达. D. 冬天低温下,虽然油温已上升,但若要起动备用泵浦时仍应做上述间歇运转,使泵浦内部温度上升方可做连续运转. E. 确定可以正常吐出后,将安全阀(溢流阀)调至 10~15 kgf/cm2,维持 10~30 分钟持续运转,然后逐渐加压,同时注意泵浦之运转声音、压 力、温度以及各原件及配管之震动情形,特别注意有无漏油情形,若无其他异状始可进入全负载运转. F. 配管及油压缸等作动器应充份排气,以确保动作之顺畅,排气时请以低压、慢速为之,应多往返几次,直至流出之油无白色泡沫为止. G. 将各作动器退回至原点,检视油面高度,短少部份可予补足(此部份为管路、作动器内之容量以及排气时排出者),切记不可于油压缸推出及蓄压器蓄压状态补充作动油,以免退回时溢出. H. 调整各压力控制阀、流量控制阀、压力开关等可调组件并定位,正式进入正常运转.
三、一般检查及保养管理
用耳朵听与平常音比较,可以发现滤油网阻塞﹑空气混入﹑泵浦异常磨耗等所引起的异常音。 由泵浦出口压力计检视,如不能达到设定的压力时,可能是泵浦内部异常磨耗或油黏度变低等原因。如压力计指针有晃动的现象,可能是滤油网阻塞或空气混入等原因。 与平时比较,如变低,应给予补充并查出原因修复;如变高,更须特别注意,可能有水份侵入(如冷却器水管破裂等)。 用手触摸泵体外部与平常温度作比较,可发现泵浦容积效率变低﹑异常磨耗﹑润滑不良等。 用耳朵听或于停机状态用手左右摇动连轴器,可发异常磨耗,牛油不足及同心度偏移等。 不锈钢滤油网先用溶剂清洗后,再以空气枪由内往外吹出清理,如为抛弃式滤油网则更换新品。8、检查作动油的一般性状及污染 (1回/3 月 ):检视作动油有无变色﹑变臭﹑污染及其他异常状况,若有异常则应立即更换并追查原因,正常情况每一至二年更换一次新油,更换新油前务必先将注油口周围清理干净, 以免新油受污染。 用耳朵听或与平常音比较,可以发现马达内部异常磨耗等。 用手触摸与平常温度比较,可以发现容积效率变低﹑异常磨耗等。 11、检查机械装置的周期时间测定 (1回/3 月):各元件的调整不良、作动不良﹑内部泄漏增大等异常的发现及改正。 12、检查各元件﹑配管﹑ 配管连接部等的漏油 (1 回/3 月): 14、检查回路各部计测器的指示,如压力计、温度计、油面计等 (1 回/年):